1.官员称中国人口百年不缺;2.中国学者人工合成染色体;3.胡耀邦夫人李昭在京逝世;4.萨德入韩中国军方强回应;5.2017年全面取消以药养医;6.美司法部迫48检察官辞职;7.美国定位失踪月球探测器;8.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上高速
【中国学者人工合成染色体】据澎湃新闻报道,3月10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关于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的7篇专刊文章。这阶段性成果来自美国科学院院士杰夫·博克(Jef Boeke)主导,由美国、中国、英国、法国的科学家团队完成。
3月11日,深圳市召开酵母基因组人工合成项目成果新闻发布会。《科学》杂志封面推介中国科学家4篇论文,介绍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合成生物学方面的重大突破:完成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人工合成。
【常评】这是里程碑式的突破。深圳财政资助,耗时三年;2018年将最终完成。
【官员称中国人口百年不缺】3月11日,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在记者会上介绍,
中国2030年人口达到峰值时,约为14.5亿左右;到2050年,将有14亿左右。“中国人口问题不缺数量,不光是现在不缺,未来几十年,未来一百年都不会缺。”
王培安说,中国二胎政策实施第一年,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为1846万,实际生育数还要略多一些;2016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升至1.7%。这“完全符合预判”。他说,据研究结果,目前中国符合生二胎的目标人群是9000万,预计其中能够生小孩的只有28%。“十三五”时期,中国年出生人口约为1700万-1900万。
据王培安介绍,2015年,中国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3%,总量10.03亿;而美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是66%,欧洲是67%,日本是61%。2015年,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是10.3%,美国是15%,欧洲是18%,日本是19%。
【常评】说中国人口一百年不缺是不妥当的,因为这个说法掩盖了中国“未富先老”的事实,也没考虑养老金支付风险。美国、日本在同等老龄化程度时,人均收入已很高,而中国当前人均GDP不足美国的七分之一,且劳动生产率还很低。中国老龄化严重,急需的是尽快放开生育,甚至鼓励生育,而非强调人口太多。
【胡耀邦夫人李昭在京逝世】据新京报消息,3月11日下午,胡耀邦夫人李昭在京逝世,享年95岁。家人称,李昭走得很安详。告别仪式暂定3月17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李昭原名李淑秀,生于1921年12月;她1941年与胡耀邦结婚。
【常评】告别李昭是告别一个时代;她与胡耀邦一起将被载入史册,为人民铭记。
【美司法部迫48检察官辞职】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东时间3月11日,知名的纽约州南区联邦公诉人Preet Bharara称,在拒绝按司法部要求辞职一天后,他被解雇。2016年11月30日,特朗普当选后曾与他会面称,他将被要求留任。
这位联邦公诉人说:“我拒绝辞职,但很快就遭解雇。作为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这将是我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此前一天,特朗普政府司法部执行副总检察官Dana Boente开始下令要求46个公诉人辞职。此前已有94位联邦检察官离职。
【常评】美国政府更替,联邦官员随党派进退正常;但特朗普出尔反尔不可思议。
【萨德入韩中国军方强回应】据《香港商报》近日报道,针对韩国引入萨德系统,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表态强硬。中国陆军司令员李作成上将透露,针对萨德问题,他刚和美国参谋作了电话长谈;中方早已料到结局,解放军已做好各种应对准备。
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中将在被问到美国可能在台湾部署萨德系统时,王洪光厉声说道:“他敢!”“我把话放这儿:美国在台湾部署萨德之日,就是我们解放台湾之时!” 中国军网也在3月4日发表文章称,王洪光的言论是他个人的观点,希望外界“别过度解读王洪光委员的‘硬话’”。
但两天后,中国军网又发表长篇文章为王洪光的回答喝彩:“王洪光中将敢言战,乃国之幸事。”文章还指出,作为军人,只要不违反原则,在法律范围内,在军队纪律范围内,在自己权利范围内,说出自己认为没错的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常评】“两会”军方代表声音渐趋强硬;中国是文官政府,军方表态不宜越界。
【2017年以药养医全面取消】3月11日,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在记者会上表示,2017年公立医院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品费用将节省600亿至700亿元。这意味着公立医院将告别“以药补医”时代。2009年以来,中国逐步取消药品加成,公立医院药费占比由2009年的46%降到2016年的40%。
【常评】取消药品加成并非关键,因为药品存管成本客观存在;关键是让医生有正向的激励;较之能治好病,患者能接受多花点药费;关键在于医生缺乏积极性。
【美国定位失踪月球探测器】据新华社消息,美国航天局科学家最近利用大型地基雷达,成功定位了已“失踪”多年的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它有小型汽车一半大,2009年8月失去联系,现仍在约200公里高月球轨道上绕行。
2016年7月至10月,美航天局雷达信号多次捕捉到一个失联绕月探测器的踪影。经分析,它就是印度的“月船1号”。这意味着,地基雷达在无人与载人探月中作为碰撞风险评估工具,也能为遇到导航或通信问题的探测器提供安全保障。
【常评】这将深刻影响月球探测和载人航天;中国太空技术相对先进,仍需努力。
【中国无人驾驶汽车上高速】据解放军报报道,国防科技大学团队正进行无人驾驶汽车高速公路自主驾驶试验。3月6日上午,一辆在红旗HQ3轿车平台上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驶入长沙绕城高速,以时速80公里实现转向、变道、超车。
这是国内首次开展无人驾驶汽车走地下隧道试验。因隧道内光线暗淡,无法卫星导航,无人车要依靠车载激光雷达等综合感知系统行驶。试验车辆全程由计算机系统控制,此次试验重点研究复杂环境感知、智能行为决策和控制等关键技术。
【常说】该团队2011年完成286公里高速全程无人驾驶试验,较之美国还落后。
关注【常识talk】,读有用的新闻。每日要闻,精选精编,简要点评
摘编者常红晓系财新网原主编(政经),《中国改革》原助理主编
0
推荐